7月13日至7月18日,半岛手机版app,半岛(中国)“千声助盲童 万心祝西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抵达西藏自治区境内最远端的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送去模拟法庭、教师心理减压课堂,石头绘画、无声咖啡师职业体验等课程,捐赠“雪域上的法律之声”音频卡,社会募捐内衣裤、袜子、玩具、元气森林饮料等5000余元,爱心人士捐咖啡、果汁1000元,受到师生热烈欢迎和高度肯定。
“当低智力学生叫出你们的名字时,你们就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人!”
志愿者们经过2天风雨兼程,赶赴到700公里外的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当志愿者们进入学校时,几十位孩子早已等在门口,教师扎西尼玛告诉志愿者们:孩子们知道你们来很开心,早早等候,当低智力学生能够叫出你的名字时,你们就是真正孩子们喜欢的人!志愿者们也马不停蹄的走进操场,带着孩子们开始游戏互动,为孩子们分发小吃等礼物,最后和值班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回宿舍休息。
一辆咖啡车开进了特校——天边无声咖啡师职业体验课
为拓展特校学生视野,助力就业,志愿者们特别邀请了一辆咖啡车走进校园,为孩子们现场演示咖啡和果汁制作。课程中,聋哑孩子们分别参与到果汁的切洗榨汁和咖啡的制作。次仁多吉是今年即将毕业的一名听力障碍学生,他始终站在咖啡师的旁边,认真观看学习,最终他成为咖啡师最中意的“徒弟”,开始给其他聋哑孩子们教授。同学们有了他的手语翻译学习的更快了,最后都成为了“小小咖啡师”。爱心人士咖啡车主龚德宇先生说:我们很幸运,在做咖啡的时候能够给这些小孩子来教授。他们让我很感动,学习的很认真,结束后主动认真的擦洗咖啡机和车辆,那份认真与细心是我们正常的人都很难做到的,我真的感受到不是我来教授他们,而是他们在教给我如何用心做一杯有温度的咖啡。特校教师卓玛起初只是好奇的站在孩子们旁边看,渐渐地,她也请自己的学生帮她做一杯咖啡,一边拍着视频,一边鼓励着学生的她,最后拿着咖啡对着蓝天拍了一张照片,开心的对我们说:感谢志愿者们组织这样的活动,做孩子们老师9年了,第一次喝到自己学生做的咖啡,不仅开心,还感到对孩子们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他们很聪明也很努力,社会上多一些爱心人士,给他们多一点机会,他们一定会生活的越来越好!
模拟法庭体验 普法助残课堂
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较其他学校智力障碍孩子较多,组织模拟法庭具有一定难度,但教师们积极配合,学生们努力表现,最终,一堂有序严谨的模拟法庭课堂顺利进行。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让这群特殊的孩子尽可能的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法律素养。通过角色扮演和亲身体验,孩子们逐渐打开自己,从刚开始的抓耳挠腮,声音极小到大声诵读内容,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丹珍(化名)是一位十几岁的肢体残障同学,从小因为意外烧伤而手指严重受损,在诵读脚本时,她用唯一能够伸直的手指一字一句的指着内容,声音洪亮诵读给大家,让志愿者们感动不已。手语翻译老师泽巴卓嘎眼含热泪的说:我们的孩子多数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各种影响,有的父母认真负责,还会每周来看看或者接走回家,但大多数都是放在这里好几年没人问,假期都是硬要求接回去的。但很多孩子其实很懂事,当然被欺负了也不敢说,这样的法律课堂太必要,增强了孩子们的信心,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更加明白除了老师,还有法律的保护,感谢志愿者们!扎西德勒!
锅庄互动 心心相连
锅庄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是西藏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在每个学校志愿者们都认真和孩子们学习并带动孩子们积极表现,发放爱心人士的礼物。在昌都,孩子们的锅庄舞难度大、节奏快、人人会,无论聋哑还是肢体残障,都仿佛正常孩子们一般,让志愿者们感慨不已。在锅庄舞中,打破了残障与健全之间的界限,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圆形的舞蹈更是感受到了浓浓的一家亲的氛围。由社会爱心人士们捐助的内衣内裤袜子等也随即作为礼品发给了孩子们。
教师心理减压 芳香疗愈身心
半岛手机版app,半岛(中国)志愿者七年来一直关注特校教师心理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为教师减压。特校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给他们的工作也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和压力,如没有成就感,与家长沟通难等问题,经常造成教师内心苦闷,身体受到影响,甚至找对象都会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志愿者们通过教授心理减压知识、芳香手疗、头疗、欧卡牌等方式,让老师们从身体到心灵,放松并打开自己,从而更好地察觉自己,调整自己,尽可能的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工作提升、生活幸福度。校党委书记王安聪说:每年教师们最盼望你们来,一方面课程用心设计,师生有收获;另一方面,教师身心压力大,需要专业人士来给大家放松缓解。同时,每年来的时间也很好,刚好是学生放假前,孩子们常年在学校里,放假前迫切想回家,经常有一些情绪难控制的情况发生,志愿者们的到来,陪伴他们又学又玩,他们精力分散,从学校教学管理上说也是很大帮助,感谢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期待未来,我们可以共同为西藏的孩子做出更多的贡献,为真正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做更多扎实的工作。
奔赴的爱 不变的情
在结束学校各社会实践活动后,志愿者驱车往返近400公里山路来到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看望去年毕业的聋哑孩子,了解他们的就业及生活情况。特校2023年毕业来到嘎玛乡嘎玛扎西唐卡绘画有限公司的5位同学,由唐卡大师曲永顿珠亲自教导,日常安排和特殊教育学校时间几乎一致,这里更像是一个唐卡绘画的高级研究中心。毕业生江白多吉带着志愿者们参观整个绘画公司,在40余位画师中最小的只有几岁就来学习唐卡的,也有一大部分都是听力障碍的学生,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却很专注,所以往往一幅作品绘制三四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且被订购,一般都在30000到40000售价。毕业生斯朗扎西、布琼次仁、洛松登达等更是热情的邀请志愿者们前往十几公里外山顶上的噶玛寺看他们绘制的墙壁唐卡。据悉噶玛寺已有上千年历史之久,因为年代久远墙壁的画已因为年久失修、自然风化等原因看不清楚了,去年翻修,邀请他们团队绘制墙面,他们也作为优秀画师,顺利完成任务,得到当地政府、僧人、群众的高度肯定。
随着西藏特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聋哑学生绘制唐卡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就业也更为宽广,看着现在收入稳定,做着自己喜欢事情的几位聋哑毕业生,无声的交流中满满的爱,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也会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在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至此,随着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所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西藏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千声助盲童·万心祝西藏”项目也接近尾声,七年中志愿者们带来多彩的课程、社会爱心人士们的丰富的物资,有力的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强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意识,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极高赞誉,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相信未来,“千声助盲童·万心祝西藏”公益项目将继续秉持初心和使命,不断探索和创新公益模式和方法,为西藏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也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一公益事业中来,共同为西藏的残疾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旗
图片来源:闫海瑞
审核:张梦楚
终审:王君涛